很多问题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才是问题。“老年代步车”算是这类问题的典型。今年6月,央视曾聚焦老年代步车驾驶、销售过程中的乱象——无证小作坊速成化生产, 两三个人一天就能生产一辆;没工商注册就能非法销售。4个月过去了,央视日前调查发现,之前暗访曝光的销售点依旧在卖老年代步车;有无资质的生产企业老板还说:“我们卖了很多,从未被查过”。
现实中,老年代步车着实刷新了很多人对于“代步”的定义:它名为“代步车”,可形状跟汽车还真没太多差别,内部刹车、油门、档位一应俱全,最高时速动辄达到上百公里……这不像是“代步”,更像是“代汽车”。
这类车价格是挺便宜,给老人出行也带来了不少便利,可跑在路上却是“行走的隐患体”。与其工序简单、质量堪忧并生的,是它在“违规”路上的狂飙:无牌无证,在机动和非机动车道随意行驶,任性抢道、并线、逆行、闯红灯等。这或许让人想起了之前曾遭广州、深圳等多地整治的电动车:都是没有牌照,都总是不守规则,在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见缝插针,都制造了不少交通隐患和事故。
更应看到,老年代步车的问题其实比很多电动车的更甚:电动车还有相应的国标,只不过是1999年制订的,其限速、整车重量等指标等相对滞后,造成当下很多电动车“超标”;而老年代步车则毫无标准可言——由于在国家的机动车产品目录上并无“老年代步车”的产品名称,其生产制造基本上也无标准的“技术参数”可循,所以厂家才会直言不讳“你想要什么车型,我们都能做出来”,所以粗糙化的生产在该领域成常态,小作坊生产、买个电机糊上车壳即可出厂,令其基本的质量保障都阙如。更何况,老年代步车是类汽车外形,它违法成本低的同时事故致伤率也更高。
老年代步车有着机动车才有的燃油、高时速特征,却无法达到机动车的安全标准,也不具备新能源核心技术支持,到头来,它非但能在机动车道上来去自若,还享有汽车都无法享有的随意闯红灯等“特权”,这太不正常。也因如此,不少地方以划定禁行区域等方式,对老年代步车开展专项整治。但这离“釜底抽薪”的良治期许,仍有不小差距:本就无“合法”身份的老年代步车畅行,是全链条监管的失序——在生产环节,小作坊式厂家的违规生产,几乎很少得到有效监管;在销售环节,老年代步车不在国家标准内,因而无法完成登记注册,换言之,目前所有电动代步车的销售都是不“合法”的。
遗憾的是,目前从质检、工商到等多个监管部门,对老年代步车的监管几乎都处在肌无力的状态。这次央视报道中的小作坊车企老板说“从未被查过”,就容易让人想到此前被曝光的山东武城县老年代步车厂家的说法:“两年前央视曝光‘三无’代步车生产,采访的就是我,曝光之后还是没人管。”曝光了都没人管,治理的形同虚设可见一斑。
在此背景下,若不对上游的制造、流通严加规范,只在使用端对其设限,既是抽刀断水,也会对末端使用者造成伤害,他们能买到“非法”车辆,却不能合法上路,这无疑有为治理不力埋单的成分。现实中,部门对老年代步车违规乱象往往限于警告或劝诫的教育层面,或许也不乏这方面的考量。
本质上,老年代步车跟电动车横行之下的交通隐患,都是旺盛的交通出行诉求在正常渠道得不到纾解后的成本外溢。随着老龄社会加速到来,老年群体代步出行的刚性需求已不可抑制。老年代步车已在路上,显然不能只采取强行取缔的“堵”,还要依托公共交通网络满足其出行诉求,与此同时,也让监管尽快上路,从制度设计层面堵住老年代步车监管漏洞,让其生产、销售和使用,都被纳入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规范化轨道。
在这方面,有几点可以着力:一是工商、质检等部门从源头严厉打击“老年代步车”非法生产改装经销,对无照或超出营业执照核准的经营范围、擅自销售“老年代步车”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二是尽快建立全国性的产品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应参照欧、美、日等国家做法,明确“老年代步车”相应的标准,作为专门类别进行管理,清晰界定老年代步车的车型类属、生产标准、重量速度及路权划分,若不便施以驾照化管理,可将其严格限定于“帮助老人移动的助力工具车”范畴。三是制定路面管理等配套政策,对二级公路和县域、农村地区道路,对低速电动汽车要求可以更多样。最关键的,还是要确保涉事各部门各司其职,各环节都有人抓。
老年代步车等于另类特权车的背后,是监管“乱码”。对监管空白的补缺,不缺路线图,就怕监管在原地瞌睡,迟迟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