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狂人”、“毒舌大嘴”、“产品暴君”是很多人对李想的评价。从高中辍学创业,到创建泡泡网,再到汽车之家上市,创办车和家(后更名理想汽车),李想曾多次遭遇危机,他的很多行为和言论也很符合社会上很多人对80后的印象。
年少轻狂、离经叛道、自负等一个又一个标签几乎伴随着80后整个成长过程。这一代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初,成长于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的时代,因为没有品尝过父辈们在物质和文化上的“饥渴”,而被喻为“精神缺钙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
曾经的京城IT四少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原Majoy总裁茅侃侃、原北京康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CEO戴志康、原中国娱乐网CEO高燃),如今的千亿市值公司掌舵人,42岁的李想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创业故事?
“物质上,你尽可以消灭他、淹没他、嘲笑他,但当他自发自觉地从精神上挺立,就成为一个打不败的人。”
李想,1981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但他在7岁之前,一直在河北沧州的姥姥家生活,上小学之后才回到石家庄。他的父母都毕业于中央戏曲学院,之后父亲在一个剧团当导演,母亲在一所学校当老师。
那时候,学校会腾出一间小教室,放几台旧电脑,用来上电脑课。初一的时候,李想第一次接触电脑。他对电脑的兴趣源于游戏机,那些好玩的游戏都是通过电脑制作的,所以他对电脑非常感兴趣。他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电脑杂志和报纸。
高一的时候,为了奖励李想考上高中,父母给他买了台电脑——奔腾133,当时父母工资不到2000块,这台电脑要8000块钱。那台电脑还是李想自己配置的。当时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李想回忆道:“阳台的玻璃破了,每逢下雨,我都要跟我妈往外泼水。”
通过阅读电脑类报刊杂志,他发现读者最感兴趣的主要是电脑的选购、配件的选购、应用技巧等等,于是以选题为主开始写文章。先是尝试着向一些小杂志投稿,然后是《电脑报》、《计算机世界》等知名报刊。有一次,他把自己对电脑的软硬件研究和装机心得写成文章,并投稿给了《电脑商情报》。两周后,李想接到电话,他的稿子被采用了,整版刊出,稿费600元。
1998年,李想17岁,还在上高二,出于对显卡的了解以及兴趣,他创办了自己的个人网站——显卡之家()。在当时来说,上网似乎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8块钱上网、4块钱电话费,上网一小时就要花去12块钱。但这对于已经可以拿到稿费的李想几乎不成问题。
1998年,互联网的大潮从大洋彼岸席卷中国,网络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瞬间造就网络新贵的传奇激励着国人亢奋的神经,神州大地网络公司遍地开花。
如今很多知名互联网公司和产品,在1998年开始出现或转型。百度的李彦宏还在国外给别人打工;阿里巴巴的马云刚经历创业失败;腾讯的马化腾注册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京东的刘强东在北京中关村卖光碟;张朝阳的搜狐公司正式诞生;四通利方宣布并购华渊资讯网,成立了新浪;网易也将自己的定位由软件销售公司转型为门户网站。
李想曾在微博自述:“我18岁之前,学习成绩中下等,老师亲戚都觉得我以后没什么出息。我那时候和很多同学一样,随波逐流,满眼是非,但是也没什么改变命运的行动。”
“高三开始,我不想这么被人看不起,我把我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变成了个人网站,开始创业。虽然还是个体,或者是有很多人的作坊,但是我有了目标,在无数的问题中寻找机会,每天的工作排列重点,只做那影响90%结果中前3件的重要事情,剩下的问题选择忽略,而不是被问题牵着走。”
为了让上网者每天都能看到最新的消息,上高中的他每天凌晨 4 点起床查资料、更新网站,一直持续到早上 7 点,然后再去上学。下午 5 点放学后,他会跑到电脑城找经销商借一些硬件以便晚上回家做评测;之后写稿,并将其发布到“显卡之家”。
实际上,李想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类自媒体之一。由于他分享的内容专业、排版用心,并且通俗易懂,他很快就在圈子里小有名气,网站的日均访问量也突破了 1 万人。
李想的“显卡之家”在 1999 年制定的广告收费标准是每万次曝光收费 10 元,靠广告收入,每月大概能赚到 8000 元左右。凭借稳定的收入,李想很快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他接下来要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决策。
虽然赚了一些钱,但 1999 年的李想正值高三,这是人生中关键的一年,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先考入大学,拿到文凭之后再考虑创业。李想也是在经历了一番挣扎之后,才向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辍学创业。起初,父母严词拒绝。
李想先是拿出自己这几年赚的几万块钱,跟父母说,自己靠这笔钱也能撑几年,而且按照目前的趋势,以后肯定还能赚更多。“互联网是个潜力无穷的增长市场,现在我不去占领,等我读完四年大学,早就被别人占领了。”
父母看到他那么执着地想做互联网创业,虽然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东西,但至少目前他还能养活自己,经过反复沟通与思考,李想父母同意了辍学创业的想法。
李想非常清楚,要想创业成功,一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靠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带领他们一起前进。就在这时,一个叫樊铮的小伙子进入了李想的视野。
樊铮比李想年长几岁,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先去了深圳打工,后来回到石家庄创业,代码技术一流。他比李想更早创办了自己的网站,这个网站和李想的网站,流量始终处于第一、第二的竞争状态。两人因此结识,经常在网络上互相交流。
李想向樊铮非常详尽地说明了网站的运营情况,邀请樊铮加入到自己的团队中来一起创业。樊铮被李想的构想深深打动,他非常欣赏李想自信而又果断的作风。二人将公司合并,一起做显卡之家,李想占股 60%,樊铮占股 40%。
1999 年,18 岁的李想作为评委受邀去北京参加《计算机世界》组织的 DIY 大赛。比赛结束后,李想在一个饭局上认识了比自己大 7 岁的邵震。
李想在饭局上说了自己想要创立“泡泡网”的思路(打造 IT 垂直互动门户网站,提供资讯、互动、营销的网络服务),各路“大神”都给了他不少建议。邵震在饭局上不露声色地看着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小老弟,心中觉得他前途一定不可限量。饭局结束,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
但是随着当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网站每个月接近 2 万的广告收入也无法达到。为了维持网站的运营,李想一度靠码字挣稿费糊口。正当危难之时,泡泡网的“贵人”出现了,他就是邵震。
彼时的邵震还在“走进中关村”担任运营经理。邵震表示自己在北京有非常不错的人脉,可以帮助李想在北京成立分公司,并且帮他拉业务。北京是全国人才的聚集地,李想的“显卡之家”窝在石家庄,永远都是一个小网站。
在邵震的建议下,“显卡之家”正式改名“泡泡网”,在 2000 年注册成立,邵震正式成为第三位合伙人。网站也从单一的显卡内容,拓展为IT全品类的评测。
邵震与李想的联手,创造了后来泡泡网的辉煌,但也引发了 2008 年李想创业史上的灰暗时刻,也就是创始人之间反目逼宫风波。有一个叫“卡车之家”()的网站,整个风格和汽车之家一模一样,甚至 logo 都差不多。这个网站的创始人,就是邵震。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邵震加盟泡泡网之后,开始充分发挥自己的销售才能,他先是找到了联想集团的 QDI 主板部,向他们推销广告,成功带回了 14000 元现金广告费,解决了工资和房租的难题。然后又找到了华旗资讯公司,换回了 3 台电脑,办公机器就这样到位了。于是 2001 年底,李想移师北京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
当时泡泡网有不到20个人,跟他一起来北京的只有几个人。刚到北京的时候,他们租住在中国林业大学的一个不到 60 平方米的房间,白天办公,晚上睡觉。半年之后,网站 IP 访问量每天有四-五万人次,开始有广告商找上门来,网站的发展进入了正轨。
邵震可以做销售,但技术、架构和市场等部门都需要人才的加入。当年李想为了挖行业顶尖的技术合伙人,也开出了很诱人的条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泡泡网每天都在飞速地成长。到了 2003 年,公司的年收入已经突破百万。
一天上午,李想走进办公室,发现办公桌上放了一堆辞职信,公司近一半员工提出辞职,其中编辑占了 70%。他们准备跳槽到泡泡网的竞争对手公司。
泡泡网当时的竞争对手都是大公司,给员工的条件更好,发展前景也更广阔。竞争对手看到挖人成功,继续落井下石,在业内散布谣言,说泡泡网即将倒闭,整个公司从高层到员工全都了,就剩李想一人。
李想给编辑们一个一个打电话挽留,但都无果而终。令他欣慰的是,邵震和樊铮等元老还在。于是他们重新制定了招聘方案,马上开始招人。每个人都由几个创始人亲自面试、亲自沟通,然后手把手地教。大概花了一周的时间,泡泡网重新恢复正常运营,泡泡网也熬过了这次危机。
员工集体出走事件让李想变得更加成熟,他深刻反省了自己浮躁的一面,更加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对于公司的管理也有了成熟的看法。后来,他特意制定了新的规章制度,在公司内部提倡之风,并提出“只要正确的建议,没有职务的压制”的口号。只要他错了,大家能够诚恳地指出来,他一定会立即改正。
2003年,一场非典让大家记忆犹新,也正是这一年开始,中国互联网行业突飞猛进。自从马云在2004年提出“网商”的概念,IT行业创业者渐渐明白,光做内容远不如利用平台影响力,帮商家建立商业信用,提高他们的交易频次和交易额,这才是未来的方向。
但等李想反应过来的时候,竞争对手太平洋电脑和中关村在线已经抢先转型到IT电商领域。泡泡网因为晚了一步,之后再想发力就困难重重。
在筹备阶段,李想找到了几个合伙人,他们都是汽车爱好者,并且在 IT 网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资源。于是他们一拍即合,开始筹备汽车网站。李想给这个网站起了一个名字叫“汽车时尚”,他认为开车出行是一种生活方式,未来可以切入更多品类的广告。
但是,邵震当时提出,还是叫“汽车之家”比较合适,做垂直类网站成功的机会更大。李想也觉得这个名字好,因为他想把这个网站打造成“一群汽车爱好者的家园”。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2005 年 6 月,汽车之家正式上线。网站初期的内容主要是汽车新闻、车辆产品库和论坛。当时的论坛非常火爆,成为汽车之家运营的重点。
最开始,网站上的车辆图片都是官方图片,PS 痕迹明显。之后,汽车之家开始组建团队到 4S 店实拍照片,并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化拍摄流程。
渐渐地,汽车之家的数据库越来越丰富,内容也越来越规范。李想担任汽车之家的产品经理,注重用户体验的打磨。他强调“用体验和结果说话”,要求“控制个人的基础人性”,将喜欢的车和网站该做的车明确分开,以确保网站能够专注于满足市场需求。甚至在细节上,他要求任何一个标题、图片、链接都必须直接进入主题,绝不允许做二次跳转,以保障用户的浏览体验。
汽车之家一经推出,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跻身中国专业汽车网站前五名。这一。